跨越山海的对话, 奥克兰“中西合璧Ⅱ”音乐会演绎中西文化共鸣

发布日期:2025-08-16 08:07    点击次数:62

2025年8月9日晚,历史悠久的奥克兰圣三位一体大教堂化身音乐圣殿。由奥克兰新古典交响乐团倾力呈现的“中西合璧Ⅱ”音乐会在此盛大上演,近千名观众沉浸于一场跨越地域与时空的非凡艺术对话。青年指挥家刘峻玮担任音乐总监,联袂多位国际及本地杰出独奏家、歌唱家,共同编织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音画长卷。

从新大陆到东方世界

在指挥家刘峻玮充满张力的引领下,音乐会以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磅礴开篇,瞬间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紧接着,指挥棒交到张家栋博士手中,舞台画风骤变,仿佛走入了梦幻般的东方世界,鲍元恺改编的江南丝竹《紫竹调》与韦文文改编的赣南民歌《采茶忙》,以交响化的语言重新诠释中国民间旋律,熟悉的音调在管弦乐的丰富色彩中获得了新生,东西方音乐语汇在此刻找到了奇妙的和谐共鸣点。

钢琴成为音乐会上半场的另一座桥梁。刘峻玮再度执棒,携手钢琴家龙涧精准演绎了贝多芬《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首乐章的热情与活力。随后,钢琴家张信的钢琴演奏则赋予了经典红歌《浏阳河》国际化的诗意表达,琴键流淌的不仅是旋律,更是文化的转译。

二胡与小提琴的“竞技”与“共舞”

下半场伊始,客座指挥约翰·米特斯(John Mietus)与双簧管演奏家吴宥甫合作,以勒布伦协奏曲第一乐章展现了双簧管如歌的欧洲古典风情。随后,音乐会迎来了最具创新张力的时刻——张家栋博士指挥乐团,联袂二胡演奏家吕彦卿与乐团首席小提琴让-巴蒂斯特·乔萨(Jean-Baptiste Jossa),共同挑战维托里奥·蒙蒂的《查尔达什舞曲》。二胡的苍凉深邃与小提琴的华丽奔放并非简单并列,而是在同一首作品里交织、竞奏、最终融汇。

东西方弦乐的代表乐器在同一旋律框架下展现出截然不同又相互映衬的魅力,堪称当晚最大胆也最成功的艺术实验。吕彦卿随后以气势恢宏的《战马奔腾》和深情悠远的《蒙风》彻底征服观众,彰显了中国传统乐器令人震撼的表现力疆域。

“声”临其境,歌剧咏叹调压轴上演

音乐会在刘峻玮指挥棒下迎来了高潮。男高音克里斯·米克雷(Chris Mickley)与女高音阮英舒(Anh Thu Nguyen)上演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的经典咏叹调《女人善变》,展示了教科书级的演唱技巧与戏剧张力。随后,二人更以《茶花女》中脍炙人口的《饮酒歌》彻底点燃全场,辉煌的歌声与乐团澎湃的伴奏交织,而观众的热情也直冲穹顶。

在观众经久不息、近乎沸腾的掌声后,乐团奏响老约翰·施特劳斯充满活力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熟悉的旋律瞬间引发全场观众自发、整齐的击掌应和,这充满参与感的互动,为这场跨越万水千山的音乐对话,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德沃夏克与紫竹调相遇,查尔达什在二胡与小提琴弦上共舞。这场由奥克兰新古典交响乐团带来的音乐会,不仅呈现了精妙绝伦的演奏,更展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与创造力。它再次印证了音乐作为世界语言的强大力量,为奥克兰的多元文化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观众离场时洋溢的满足与兴奋,正是对这场成功的东西方音乐对话最有力的喝彩。